2021年4月28日,杭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未來工廠”建設推進大會上發布了杭州首批“未來工廠”培育名單,國自成功入選首批“未來工廠”中“智能工廠”培育企業名單。詳情請點擊↓↓↓
近日,《天堂硅谷》雜志就此對國自進行了專訪,共同探析“未來工廠”的秘密。
國自機器人
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工廠
刊載于《天堂硅谷》雜志第125期
記者 李潔
“未來工廠”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也是智能制造的縮影。作為全國首批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浙江的工廠變革,立足于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發展基礎,著眼長遠和未來。入選杭州市“未來工廠”培育企業,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個非典型案例——國自并非簡單搭建自己的智能生產體系,而是以“人工智能+移動機器人”,助力制造業從機械化向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換句話說,國自機器人正深度參與“未來工廠”的建設,通過一系列的數字化改革,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發展。
以AGV智能搬運系統為切入口,國自持續創新,努力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工廠。
AGV是(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縮寫,意為“自動導引運輸車”。在國自的移動機器人大家族里,AGV被細分成叉車類,箱式搬運/分揀類,移載類,重載系列和潛伏頂升類等各個形態,在工程機械、光伏、建材、醫藥、先進制造、電商等多個行業廣泛應用,成為制造業效率提升的助推器。
工廠的物流、倉儲環節是AGV展示實力的主戰場。寬闊的倉庫內,智能貨架一字排開,智能物流機器人行駛在貨架之間,替代人工進行搬運、揀選、分撥等工作。國自已為不少企業實現了這樣的物流場景,一次可搬運多個料箱,大幅提升揀選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通過大數據算法,實現全局調度、柔性生產和自動化管理。
具體到行業中,國自努力為傳統制造業重構、優化物流系統。國自為中策橡膠量身打造了出庫自動分揀項目,將智能生產深入原材料、煉膠、半制品、成型、成品出庫等橡膠輪胎分揀環節,運用 AGV等先進物流設備,實現生產全流程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
新能源電池片工廠AGV智能搬運系統也是一個提升效率的好例子。近年來,中國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光伏產業發展迅速,晶硅電池片生產工廠24小時不停機生產,要求員工高效率、低容錯地連續搬運作業。高強度作業要求,帶來了更高的人力成本。國自機器人為光伏生產自動化場景提供解決方案:AGV有序地穿行在2100㎡的車間內,實現電池片花籃的自動上下料與搬運,幫助晶硅電池片生產企業節省了10人/班次,提升了60%的效率。同時,產能、AGV狀態、路徑監控、任務完成狀態等信息,都在智能工廠數據監控系統中記錄管理。
AGV在未來工廠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物流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王文斐介紹:“國自進入到移動機器人行業時切入的產品是智能巡檢機器人,它主要代替的是人的眼睛和大腦。現在我們又擁有了全系列的AGV,它主要替代的是人的腿。如果AGV和機械臂組合,就能替代人的手,實現倉庫出訂單的流程完全無人化。”
王文斐形象地解釋:“可以把理解AGV為一個智能搬運工,但它也不僅僅是個搬運工,它將在未來智慧工廠的規劃建設中扮演關鍵角色。”這個“搬運工”的力量可不小,根據不同的設計能力,AGV可以最多一次性搬運1-150噸的貨物,并可實現精準到±5mm的對接、轉運。
關于未來工廠,王文斐提到了“燈塔工廠”。“燈塔工廠”在應用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實現生產現代化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其業績比普通工廠高出 20%至50%。借鑒其實踐與經驗,“未來工廠”的打造還有很多可能。在王文斐看來,“未來工廠”的樣態應該是越來越少的工人,越來越智慧的設備,越來越豐富的信息,甚至實現數字孿生,在虛擬空間中完成映射,反映相對應的實體裝備的全生命周期過程。
目前,國自機器人在打造“未來工廠”的進程中快馬加鞭。在公司600余名員工中,研發技術人員達65%。截至2020年,專利申請數超過1000,2023年預計將超過1500,還擁有多項PCT國際專利。這些數字,都是國自打造“未來工廠”的實力和底氣。
“未來工廠”是一個充滿想象的名詞,但落腳到實踐中,必須做到方向正確、概念清晰、目標明確。在入選杭州市“未來工廠”后,國自在其官網表示,將開啟對制造方式創新、企業形態重構、要素資源重組的全新探索,致力于打造真正“生產無人化、管理智慧化、系統柔性化”的“智能工廠”。